中欧投资协议(中欧投资协议内容)

币圈问答 阅读 3 2023-04-22 09:25:04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4月29日,中国贸促会发布《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如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能在可预见的未来签署生效,将为中欧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源,为中国和欧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国际化带来实质利好。

2013年11月第16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宣布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2020年12月,历时7年、35轮谈判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或CAI)谈判如期完成。但在不到半年之后的2021年5月20日,欧洲议会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给协定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协定冻结对中国企业投资欧盟的影响或将大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在受访中国企业中,33%表示协定冻结将会影响其对欧盟的投资计划,另有37%表示不确定,仅不到1/3的受访企业明确表示不受影响;而在参与调研的在华欧盟企业中,半数表示不会影响其投资中国的计划。

此外,于毅指出,中国企业在欧投资仍面临一些困难,针对专业化服务的诉求较高。调研显示,落地经营和市场准入受限是中国企业投资欧盟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欧盟加快调整外资安全审查领域政策的背景下,企业对合规经营的管理引导、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和风险预警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需求强烈。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中欧企业在对方市场投资确实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协定原本可以给双方企业进入对方市场以及开发第三方市场提供保障,但现在协定一时无法通过,只能继续依靠部分成员国跟中国已有的双边投资协定,这就意味着无法在整体层面上实现规则安排,给跨国性项目或涉及单一市场的项目带来了影响。

于毅向21记者强调,企业对协定的正式签署抱有较大期待,认为CAI生效将为双边投资和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调研显示,74%的受访中国企业和67%的欧盟企业认为CAI签署生效将利好本国制造业发展,近半数中国企业和欧盟企业认为协定签署生效将有利于本国服务业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系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崔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协定对于中国制度型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树立了更高的标准,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协定的落地即使出现波折,也不应该影响我国既定的改革开放措施的推进。对相关改革开放措施的继续推进也是中方展现诚意的具体表现。”

CAI将给中欧带来哪些机遇?

《报告》显示,46%的受访中国企业、58%的受访欧盟企业认为CAI的签署生效将为中欧双边投资带来积极影响,企业将从中受益。从调研结果看,CAI签署生效对于中欧双边投资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但仍有部分受访企业对协定有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不确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投资准入方面,新能源、汽车、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将受益于CAI。总体来看,现阶段欧洲对我国投资比我国对欧洲投资规模还小,CAI落地生效之后将吸引更多欧洲投资。而我国对欧盟投资规模总体仍然较小,CAI落地生效之后未来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增长空间较大;但同时,也会吸引欧洲企业对中国的投资。

CAI签署生效将为中欧双边投资带来新机遇。现有的中欧经贸关系法律框架主要涉及1985年签署的《中国与欧共体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中国与26个欧盟成员国(不包括爱尔兰)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刘英指出,中国已经跃居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相对于双方的货物贸易额来说,中欧双向投资的水平仍显不足。与其他投资协定相比,CAI覆盖范围更广,更多覆盖服务业领域,制造业和服务业正是我国发展的重点,而且在投资准入方面有更多的放宽。

《报告》指出,目前,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消费品、医药、金属材料四大领域。协定以负面清单模式对市场准入进行承诺,将进一步消除上述既有已开放领域的隐性壁垒。以汽车行业为例,协定生效后,欧盟汽车企业将能更好地涉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关配套企业也有望迎来更大的投资市场机遇。此外,中国也将为欧盟电信服务企业、金融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开放新的市场空间。

“主要着眼于制度型开放以及高水平的市场准入,将为双方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将改变目前中国企业投资欧盟时较为被动的局面,提高中国企业在欧盟国家投资的主动性。”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黄耀和在报告中说道。

刘英强调,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欧洲在中国的对外投资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美国对华持续挤压之下,中国需要跟欧洲进一步加强投资等经贸合作。

《报告》显示,在已投资欧盟的受访中国企业中,有44%表示落地经营受限是其在投资欧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39%受市场准入限制影响,认为东道国法律法规及安全审查过严、存在技术壁垒的企业各占25%。

“协定最大的作用是稳定双方企业的预期。当前,全球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增加,欧盟内部的个别政策法规也让中国企业受到了限制。如果这个协定最终能够签署生效,将有助于稳定投资环境,至少在投资方面可以提供非歧视性待遇。”崔凡说。

中方在CAI实现三大突破

协定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采取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中方在投资协定中首次对包括服务业和非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形式作出承诺。金融、云服务、新能源汽车、私立医疗机构等行业开放被纳入中方承诺。欧方也对中方承诺其较高的市场准入水平。此外,双方还就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规则作出具体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以往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主要关注投资保护和投资促进,而CAI则更关注推动投资自由化,同时涵盖服务贸易自由化、透明度、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规制,“全面性”和“先进性”突出。

崔凡表示,中欧投资协定总体来说是一个平等互利的协定。从文本上看,协定的语言表述体现了较强的对等性,一些高标准要求都是同时对签约双方做出的。但中方进一步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任务明显更重一些。

具体来看,崔凡指出,第一,中方首次对外全面承诺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这之前签署的RCEP协议还只是在非服务领域做出了这一承诺,而在CAI中,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涵盖所有行业领域。第二,中方首次对外承诺了严格而具体的国企监管规则,使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针对国有企业的原则性承诺进一步具体化了(协议中称为“涵盖实体”)。第三,中国首次在对外经贸协定中明确承诺了环境和劳工标准,承诺在环境和劳工领域要实行高标准,不以降低环境保护和劳工保护标准来鼓励投资。

CAI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普通的经贸规范。从战略层面来看,刘英指出,中国正在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CAI的签署生效不仅将加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而且将有利于中欧关系实现质的提升,推动中欧班列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

此外,CAI对于中国在新时期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也有重大意义。

《报告》建议,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应以制度型开放和营商环境优化为主线,以绿色和数字经济领域为突破口,以健全的多双边投资机制为保障,加速促进中欧双向投资合作。中国企业则应密切关注CAI进展,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日常运营中的环保和劳动合规管理、培养多样化包容性企业文化、做好投资前期准备并提升投资透明度等举措,持续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中欧应共同推进CAI的生效进程

3月24日,针对“中欧协定批准生效进程”的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协定是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协定,协定早日签署生效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自2020年底协定谈判完成以来,双方一直在开展法律审核等技术工作,为协定的签署和批准生效做准备。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生效是中欧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中方愿与欧方一道,推进协定批准生效进程,使协定能早日惠及双方企业和民众。

4月1日,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这是中欧时隔两年再次举行领导人会晤。据新华社报道,该协定没有在会晤中被直接提及。但中方表示,希望中欧坚持双向开放,不断扩大市场准入,维护公平竞争,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也希望欧方为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发展提供良好营商环境。欧方则表示,欧方愿同中方在抗疫、经贸、投资、地理标志保护等领域密切合作,拓展数字经济、能源转型、网络安全、人道主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

崔凡指出,在完成法律文本的核对和翻译工作后,双方将正式签署协定,然后各自履行国内批准程序。“如果被界定为专享事权协定,最快来说在签署完成后也要大约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所有程序并生效。签署之后等待更长时间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万一协定专享事权协定的性质遇到挑战,协定的落地可能会拖延更长时间。”

陷入停滞的CAI还有没有生效可能?王义桅指出,CAI是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时达成的,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原本想把协定当成自己的外交遗产,然后在法国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时候通过,中间有两年时间的缓冲,但没有想到情况会如此演变。现在,俄乌冲突也给中欧关系带来了新挑战,要恢复CAI的审议程序确实比较困难。

崔凡认为,欧盟内关心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人士应该着眼于推动欧方停止对中国的单边制裁。“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欧盟维持对中国有关个人和实体的制裁,欧方也不能指望中国会解除对欧盟人员和实体的制裁。”

在更大的背景下看,中欧经贸关系仍可能峰回路转。

“欧洲现在受到俄乌冲突的严重影响,非常需要更大的市场来提振信心,否则,冲突在继续,很多对欧洲的投资资金流到了美国,欧洲还接收了大量的难民,为了供应链的韧性、安全、自主可控、分散化多元,实际上违反了很多市场的某些原则。”王义桅说,“欧洲应该走出美国的那套叙事陷阱,独立地发展我们的双边关系。”

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事实上,在新冠疫情之下,中欧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2021年,中欧货物贸易额达8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中国连续两年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中欧双边贸易额20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除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运价走高等因素影响,中欧双边贸易的强劲发展反映了双方经济的高度互补性。

4月28日,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当前,中欧产业融合持续加深,一季度中欧机电产品、轻工商品、高技术产品贸易分别增长10%、19%和31%,中欧中间品贸易达842.6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比重达40.9%。另外,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红利持续释放。一季度中欧茶叶、啤酒、苹果、酪乳贸易分别增长了54%、21%、69%和56%。

“中欧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厚的合作基础,经济互补性强。”高峰说,“在当前形势下,深化中欧互利合作,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中方愿与欧方一道,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打造双方在抗疫、绿色、数字、科技等领域新增长点,为双边经贸合作健康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加强经贸合作将是大势所趋。《报告》显示,德国、法国位列受访中国企业计划投资欧盟目的地的前两位。在对欧盟有投资计划的中国企业中,56%计划赴德国投资、40%以法国为投资目的地。此外,分别有31%和19%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赴意大利、西班牙投资。与德法相比,南欧国家投资环境受政治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扩大商业版图的重要目标。

展望未来,报告建议,一方面,双方可以围绕协定增加政府和社会各层次的对话与互信,帮助消除顾虑,推进协定尽早签署。另一方面,双方要提前布局推动协定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对接,为双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创造更多丰富机会。支持智库在欧盟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一带一路”中欧合作的重大问题研究,包括如何发挥中欧各自比较优势,针对“一带一路”开展能源、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医疗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多领域的第三方市场合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内容

标签: 协定 中欧 投资

中欧投资协议(中欧投资协议内容)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小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全国股票论坛(股市论坛吧) 下一篇: 壹基金属于公益信托吗(壹基金属于公益信托吗为什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