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最佳期货经营机构(第十三届中国最佳期货经营机构评选)

币圈知识 阅读 3 2023-04-28 09:17:32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市值增速超GDP,新经济公司崛起,交出稳步发展与锐意改革的答卷,下个十年,全面注册制下中国资本市场仍大有可为

A股十年蝶变

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场上的雕塑。图/IC


文|《财经》记者 杨秀红 王颖

编辑|陆玲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今年8月在《求是》发文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回答好的重要课题。”


易会满总结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资本市场在新时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股债融资稳步增长,2021年IPO(首次公开募股)和再融资金额合计约1.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市场结构明显优化,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占比大幅提升;多层次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不断深化,沪深港通制度安排持续优化,沪伦通机制对内拓展到深交所,对外拓展至德国、瑞士等。


此前,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情况。


李超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体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良性市场生态逐步形成。十年来,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两个市场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场投资者超过2亿,为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从市场规模来看,十年间,A股市场市值迅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已达91.6万亿元,其十年增速超越GDP(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市场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


A股十年蝶变

在市场规模迅猛增长的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日益完善。中国市场出现了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性交易所等多元性的市场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对《财经》记者表示:“科创板在整个资本市场结构中具有标志性意义,预示着资本市场高度重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进步和创新,高度重视从科技到企业的转变。”


与此同时,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其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新经济公司崛起,伴随着科创板开板,新经济公司市值占比已经提升到37%左右,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空白发展到现在的46家。与此同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总资产十年间增长5.5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十年增长了8倍,行业实力大幅增强。


A股十年蝶变

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立,令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其中,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这十年,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行业机构外资股比全面放开,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在“引进来”的同时,中国也鼓励上市公司“走出去”,在全世界跨市场融资。


A股市值增速超越GDP


十年间,中国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最受人瞩目的当属经济成就;而作为经济领域的“晴雨表”,中国资本市场的变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迅速成长,A股市值增速甚至超过了GDP增速。2012年,中国GDP为54万亿元,2021年GDP为114万亿元,翻了一番以上。同期,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从2012年的23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91.6万亿元,翻了近两番。


“和中国经济相比较,从市值角度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比中国经济的发展还要好。”吴晓求今年7月在“中国资本市场这十年”的讲座中总结道。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让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从在全球市场中的相对占比看,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仅次于美国。


来自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沪深股市市值达91.6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面值达18.7万亿元,商品期货交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资本市场总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在资本市场迅速成长的同时,单家上市公司的成长也有目共睹。十年来,A股市场诞生了一大批新的大市值公司,千亿市值公司数量亦随之扩容。


《财经》记者根据万得(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170家上市公司市值超千亿元,数量创近五年新高,八成以上为沪深主板公司。还有六家公司总市值超万亿,包括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宁德时代、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而在十年前的2012年初,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仅有27家,市值超万亿元的公司有三家,包括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


从指数变化来看,2012年初,上证指数开盘于2212点,到2021年12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收盘于3639.78点,期间指数增长65.49%。这其中,2015年,上证指数曾经超过5100点的高峰,此后股指一度回落到2400点附近。但自2019年以来,股指则震荡攀升,并最高反弹到3700点附近。


吴晓求认为,总体上看,上证指数这个代表中国资本市场的标志性指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还是有了比较好的成长。


十年间,A股市场给股东真金白银的回报——现金分红金额,亦呈现几何级增长。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2021年,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超过9.7万亿元;2017年,A股现金分红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关口,达到了1.12万亿元,此后,A股市场分红金额始终保持在万亿元以上,截至2021年,A股市场已连续第五年分红超万亿元。


尤其在最近三年,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大幅增长。据李超介绍:“最近三年,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达到了4.4万亿元,较之前三年增长接近50%。”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统计,连续十年分红的上市公司占比从4%提升至32%,连续五年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从24%提升至50%。


中上协指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现金分红作为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是尊重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体现。持续稳定、科学合理的分红机制对于上市公司价值认可、质量提升以及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融资端来看,得益于近年来注册制的推进,上市公司募资总额也实现跨越式增长。根据中上协数据,2021年,IPO数量和募资总额创下近十年新高,“两创”(创业板和科创板)板块成为募资主力,两创板块IPO企业数量合计占比68.89%,募资总额占比64.57%。


A股十年蝶变


根据Wind数据,2021年,境内资本市场共有522家公司进行了IPO,合计募资5426.54亿元,同比增长12.92%。IPO公司数量和募资额再创2000年以来新高。


对比2012年,当年IPO公司数量为155家,募资总额为1034.32亿元。十年间,IPO数量和募资总额分别增长2.38倍和4.25倍。


多层次资本市场日益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始终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条主线。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2012年,由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组成的中国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具备了“多层次”的雏形。


此后,从推出新三板、科创板,到合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再到设立北交所,A股资本市场已形成涵盖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多层次股权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和期货衍生品市场。市场整体的包容性、适应性、覆盖面大幅提升,服务企业的种类、数量显著增加。


李超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各市场、各板块的特色更加突出。比如,沪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盘蓝筹”的特色,科创板坚守“硬科技”的特色,创业板继续保持“三创四新”的特点,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注册制被视为本轮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也是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提“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随后两年,注册制均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之后,注册制推进暂缓,直至2018年底,最高层发声力推注册制试点,资本市场改革重新启幕。


2019年7月22日,上海黄浦江畔科创板鸣锣开市,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在这片试验田上开启。在科创板平稳运行一周年之际,改革从增量过渡到存量。2020年8月,创业板引入注册制改革,在科创板的成功经验上做出了差异化安排。2021年注册制推行至新设立的北交所。


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基本建立并得到市场检验,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


注册制改革春风下,截至2022年8月2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457家,市值共计6.15万亿元,IPO合计融资6844.42亿元;创业板通过注册制发行的上市公司已有357家,市值共计2.46万亿元,IPO合计融资3302.05亿元,一批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如今,注册制改革已经来到全面注册制的关键阶段。8月1日,易会满发表文章指出,经过近三年的试点探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配套制度和法治供给不断完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下一步,证监会将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科学把握审核注册机制、各板块定位、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等问题,以“绣花”功夫做好规则、业务和技术等各项准备,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

·

“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总结经验,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吴晓求表示,“注册制改革是全链条、全环节的改革,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监管体制、退市机制以及法律制度的建设都应该围绕注册制改革进行。我们这方面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但是还没有完全完成。所以等全链条改革完成后,全市场都应该实行注册制。”


在畅通“入口”的同时,退市制度改革也在同步推进。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指标全面优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快形成。2019年到2021年,A股市场强制退市家数是之前十年总和的三倍以上,“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良性生态加速形成。


李超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A股市场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改革符合市场各方预期。


“应该加快推进退市制度的建设。”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对《财经》记者表示,“退市制度有利于保障股市优胜劣汰,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尤其在注册制将全面推行背景下,其重要性更为凸显。”


市场主体量质双升


资本市场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的同时,过去十年间,资本市场主体——上市公司和参与机构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对此,李超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总结道:“这十年,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由十年前的23%增长到目前的接近50%,国民经济支柱地位更加巩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总资产十年间增长5.5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5万亿元,十年增长了8倍,行业实力大幅增强。”


其中,上市公司作为国家实体经济的“基本盘”、转型发展的“领跑者”的角色更加凸显。


来自中上协的报告称,作为中国4800多万户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其数量只占全国企业数量的万分之一,但却是国家实体经济的“基本盘”。近年来,上市公司经济增长“动力源”的作用持续强化,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更加巩固。


根据中上协的统计,2021年,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64.97万亿元,占全年GDP总额的56.81%;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81%,约八成公司实现收入增长,四成公司收入连续三年持续增长。同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为5.30万亿元,同比增长19.56%;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共计1.31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47.02%。


在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上市公司结构亦发生明显的变化,质量得到了明显改观。


李超总结道,十年间,无论从行业分布、经营效益还是治理效能上看,上市公司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十年间,从行业分布看,上市公司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约20%增长至2022年6月末的37%左右,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空白发展到现在的46家,上市公司日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的动力源。


十年间,从经营效益看,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增长了2倍,营业收入、净利润总体保持比较高的增速。


十年间,从治理效能情况看,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资本市场的痼疾通过集中整治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近三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和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落地,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正在逐步完善。


易会满今年8月发文表示,未来,证监会将继续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化解信息披露不实、大股东违规占用担保等突出问题,引导上市公司规范治理、聚焦主业、做优做强。同时,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支持行业领军上市公司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融合和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资本市场上除上市公司外的重要参与主体,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期货公司等机构,近十年来也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其中,资本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迅速壮大。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总注册资本超6000亿元、总资产超10万亿元、净资产达2.57万亿元,较十年前分别增长约1.6倍、4.4倍和2.4倍。


随着资本市场生态日趋完善及投资端改革深化,公募基金近十年规模实现了更为快速的增长。截至2021年末,公募市场共有基金管理机构151家,较2012年几乎翻了一番。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9288只,为2012年的7.9倍;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5万亿元,为2012年的8倍多。另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开放式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53万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


作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基金也迅速崛起,为增加直接融资、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自2013年纳入证监会监管以来,私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到2021年末,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2.46万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9.76万亿元,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期货市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十年来,新上市期货和期权品种73个,是之前二十多年上市品种数量的2倍多。期货公司是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中介。截至2021年末,全国150家期货公司总资产达1.38万亿元,总注册资本接近千亿元,较2012年增长约1.9倍。


伴随着机构的快速发展,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持续壮大。据李超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有流通股市值占比达到了22.8%,比2016年提升了6.9个百分点。2021年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逐步建立。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始终遵循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实现资本、科技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循环。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李超总结到,十年间,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经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的重要渠道,期货期权品种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易会满发文指出,现代资本市场具有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方面有独特而重要的功能,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在高质量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一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助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二是促进产业和金融良性互动,助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三是助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四是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助力实现共享发展。


资本市场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已经逐步建立了与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无缝衔接的价值发现和筛选机制,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融资服务,积极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带动了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随着改革稳步推进,一批批“硬科技”企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财经》记者表示,注册制让大量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发展初期的科创企业有了上市融资的机会,消除了过去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挤银行信贷融资“独木桥”的现象,“融资难”的困境得到缓解。


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优化了中国长期以来单纯依靠银行体系的融资格局,在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信贷资产在金融总资产中的比重超过70%。全面注册制下,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有助于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截至2021年末,直接融资存量规模98.8万亿元,约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31.5%。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单一的银行融资体制已经不能充分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经济实体对资金的不同需求。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两者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功能效率不同。在经济转型发展阶段,中国迫切需要强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口,更加需要发挥好资本市场作用,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发展,引导更多储蓄向新兴产业集聚,同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易会满表示。


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十年来,中国兑现了扩大金融开放的承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利用外资取得重要成果,有序推动市场、行业和产品对外开放和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了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与国际接轨。


李超表示,十年间,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统筹开放和安全,制度型开放翻开新篇章。行业机构外资股比全面放开,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


目前,伴随着全面放开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截至2021年末,12家外商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获批。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2年服贸会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今年1月-8月,外资通过沪深股通净流入A股632亿元;期货方面,截至8月26日,境外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的客户权益为317.55亿元,在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PTA期货、20号胶、棕榈油、国际铜、低硫燃料油期货市场的客户权益合计212.97亿元。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明显韧性。


种种迹象表明,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引进来”的同时,中国也鼓励上市公司“走出去”,在全世界跨市场融资。


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发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简称“沪伦通”。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新的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业务监管规定,在沪伦通机制的框架上进行了拓展与优化完善,境内拓展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境外拓展到瑞士、德国市场。


目前已有华泰证券、国投电力、长江电力、中国太保、明阳智能五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完成GDR(全球存托凭证)发行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科达制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国轩高科四家中国上市公司发行GDR在瑞士交易所挂牌。


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成果显著,但开放程度仍然有待提升。


A股十年蝶变

方星海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分论坛表示,2019年-2021年,中国共计引进股票市场的外资达8874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4.5%左右,依然比较低。韩国、日本,外资占股市流通市值都在20%-30%之间,中国上升空间很大。


易会满在今年8月发文指出,证监会将统筹开放和安全,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制度落地,支持各类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相信中国境内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吴晓求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境外投资者的比重需要提升,“目前,境外投资者占比只有4.5%,比例很低。中国要不断提升境外投资者比重,为此,我们必须推进人民币自由化改革等措施”。


二是要让境外上市企业,包括一些中概股回归到沪深两个交易所,这也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中国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开放是不能停止的。唯有开放,才能使中国经济更具有竞争力,唯有开放,才能使中国金融更具有竞争力,唯有开放,才可能使中国资本市场成为新的全球金融中心。”吴晓求表示。

相关内容

标签: 市场 中国 上市公司

第十届最佳期货经营机构(第十三届中国最佳期货经营机构评选)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小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股票高转送获得的条件(股票高转送后为什么一直跌) 下一篇: 牡丹学生信用卡(牡丹学生信用卡额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