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哪项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币圈知识 阅读 3 2024-06-18 08:49:01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什么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二、货币政策:根据我国货币情况,应选用什么工具,什么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工具有三种: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准备金。

2、从国际上的惯例来说,大部分国家喜欢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因为这是市场手段,不会产生经济动荡,但对于我国来说,公开市场操作(虽然近期不断调高央票率)的规模还是比较少,这主要还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央票或者国债的二级市场不够完善。

3、我国最喜欢的工具是调整准备金,但其实调整准备金在我国的作用也没有国外那么有效,这主要还是我国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过高,调高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影响不是很大,这也是07年不断上调准备金却无法抑制房地产价格的原因。

4、如果最近的一系列货币收紧措施还是无法抑制过快通胀的话,央行接下来应该会提高基准利率的方法

三、货币银行学,什么是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中间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1.相关性,即中间目标必须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高度相关,要具有类似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那种函数关系;

2.可观测性,即作为中间目标的变量必须能准确和迅速地进行量的测度;

3.可控性,即中间目标的具体变量应便于货币管理当局运用政策工具有效地驾驭和控制。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又称货币政策的中间变数,它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也称中介目标。

四、货币政策的四大内容及关系

1、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2、四个目标是货币政策的结果,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是一种并列关系:

3、事实证明,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若要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人数,就必须增加货币工资。

4、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少,对充分就业目标就无明显促进作用;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多,致使其上涨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必然造成物价与就业两项目标的冲突。

5、价格的上涨,通常可以带来高度的就业,在轻微的通货膨胀之中,工业之轮开始得到良好的润滑油,产量接近于最高水平,私人投资活跃,就业机会增多。

6、在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中,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会遇到两个问题:

7、在一定条件下,一国所能引进和利用的外资是有限的。如果把外资的引进完全置于平衡贸易收支上,那么外资对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8、此外,如果只是追求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而忽视国内资金的配置能力和外汇还款能力,那么必然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严重恶化,最终会使经济失衡,不可能维持长久的经济增长。

9、一般而言,经济增长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也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所实现的高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高就业。再如,片面强调高就业,硬性分配劳动力到企业单位就业,造成人浮于事,效益下降,产出减少,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等等。

五、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是什么

1、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灵活调整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政策工具,以适应不同的经济需求和挑战。

3、稳定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稳定物价水平,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出现。

4、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5、调控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调控国际收支。

6、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调控,维护金融稳定,防止金融风险和危机。

7、总之,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判断和决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影响。

相关内容

标签: 货币变量 政策工具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哪项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kk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货币完全兑换,最不值钱的货币 下一篇: 货币资金怎么计算?货币资金对总额的影响怎么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