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如何运用(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手段)

币圈知识 阅读 3 2024-06-19 09:06:28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一、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节

1、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2、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3、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4、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5、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6、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7、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8、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的使用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ReserveRequirementratio)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

3、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

三、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它们该如何操作

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zhi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也被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他们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1.商业银行在吸收到存款之后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2.当商业银行面临资金不足时,可以用手中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实际上就是向中央银行申请的一种再贷款。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所支付的利息比率就称为再贴现率。

3.所谓公开市场业务就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此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性行为。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央银行则通过金融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把货币投入市场,从而增加货币量,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

四、说明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局限性

②在竞争性部门中,政府投资效率不如民间投资,影响社会总投资效率。

③长期使用财政政策会抑制民间投资积极性。

①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动速度不变为前提。

②通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比较有效,而通货紧缩时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

③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影响政策效果。

五、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1、答: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货币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法定准备金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2、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劵,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

3、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

4、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5、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劵,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

6、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

相关内容

标签: 影响货币 中央银行提高 进行调节

货币政策如何运用(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手段)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kk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货币总量的作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下一篇: 基础货币 万亿 央行释放3万亿

相关资讯